行業(yè)資訊
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建設規(guī)模越來越大,道路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也隨之步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筆者通過多年工作實踐,參與了大量城市道路設計與審查工作,發(fā)現當前市政道路建設中存有一些普遍性問題。針對城市道路研究國內目前僅限于規(guī)劃與理論研究方面,在工程規(guī)劃設計實踐方面研究仍有所不足。本著城市道路設計原則,力求找到城市道路設計合理的方法。該文在充分掌握城市道路設計思路的基礎上,針對城市道路設計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思路;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脈絡,加快道路建設是經濟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經濟發(fā)展同樣離不開道路建設,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城市道路不僅能夠為城市交通提供優(yōu)質服務,還有利于連通城市外圍公路系統(tǒng),確保交通網的完整性。通過合理化設計,可進一步增強城市道路的作用,為人車出行提供舒適環(huán)境,創(chuàng)建良好的城市形象。但長期以來,交通擁堵已經成了制約城市發(fā)展的瓶頸,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667個城市內,在早晚高峰階段約有2/3城市都會出現擁堵現象,每天因交通擁堵就有10億元財富被蒸發(fā)。城市人口不斷增多,“以車為本”的交通規(guī)劃仍在延續(xù),長此以往,不僅會產生更為嚴重的擁堵現象,更會拉低人們的生活質量,降低城市活力,甚至污染空氣,造成能源短缺。究其原因,無非是我國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劃系統(tǒng)還不完善,我國城市道路仍以公路設計為依據,大多設計理念、做法也都是以公路行業(yè)為參考。事實上,無論是從使用性質還是功能方面,二者都存在本質差異,為此,應按照城市道路自身特點進行規(guī)劃設計,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
1 城市道路設計思路分析
從本質上講,交通就是實現人或物的空間移動,在這個過程中,載體是道路,工具為車輛,因此,“人”是城市道路服務的對象,這與公路存在一定區(qū)別。為此,在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應以人為主體,通過合理設計,確保交通模式的安全性,保證交通環(huán)境安全、通暢、舒適,從而為城市道路事業(yè)發(fā)展、城市建設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1 用地方面
道路設計需與城市用地、功能區(qū)緊密結合,按照用地性質、功能區(qū)的要求,合理確定城市交通服務模式。
1.2 空間方面
城市道路空間應對地面、地下與高架立體空間的整體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將出發(fā)點定位于為道路使用者提供綜合服務,也就是說城市道路不僅要具備交通功能,還應具備其他功能,如生活功能、管線載體與景觀功能等,需綜合考慮整個空間范圍內的道路特性,保證更好地實現所需功能。
1.3 路權分配方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道路設計思想應由機動車交通為中心向多種交通模式融合的思想轉變,按照道路等級相關條件,做好道路空間資源分配,保證所有交通參與主體的安全性。
1.4 交通設計方面
作為城市道路最根本的功能,城市道路設計必須重視交通功能,傳統(tǒng)道路設計往往只重視單個設施功能,卻忽視了各個系統(tǒng)交通的各自特點,缺少重點、缺少細化。相比公路工程設計,城市道路交通設計應更重視各個系統(tǒng)劃分,能夠對所有設施供應能力進行合理分析,從而為方案設計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1.5 風貌控制方面
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強調景觀設計+城市設計,要求與城市自身特點相結合,按照城市整體規(guī)劃目標,綜合設計空間組合、景觀風貌、建筑特色及道路寬度等,美化城市整體環(huán)境,提升城市形象。
1.6 精細化與人性化方面
“人”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主體,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應對“人”加以重視。在城市道路設施設計中,要體現人文關懷,包括無障礙設計、行人二次過街等,通過交通功能和環(huán)境景觀的結合,對人在交通環(huán)境中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加大關注力度,為人提供更為舒適的環(huán)境。
2 城市道路設計技術要點分析
2.1 道路空間綜合布局
2.1.1 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
相比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城市人口密度大,外來流動人群多,行人、行車活動應看做是城市道路設計的關鍵,從而確保通行安全。作為公共活動空間,城市道路設計涉及因素較多,為轉變傳統(tǒng)以機動車交通為中心的道路設計理念,應綜合考慮多方訴求,如行人、公共交通、機動車等,并與各等級道路服務對象差異相結合,提出了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即按照“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車-機動車”的順序設計城市道路,從而更好地向多交通模式轉變,實現城市交通充分融合,推進城市建設。
2.1.2 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
道路空間資源分配主要體現在道路橫斷面布置方面,且和道路等級與功能之間關系密切。一般城市道路都會被分化為5個等級,即快速路、干線主干路、普通主干路、次干路與支路。在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理念下,需有機結合道路功能與道路等級等要素,在道路橫斷面布置中全面貫徹相關設計理念。根據規(guī)劃要求,針對高密度區(qū)域,要充分重視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確保人行、非機動車安全通行。針對潮汐交通、單向交通等特殊道路,同樣要做好道路橫斷面布置工作。
2.1.3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
城市道路設計中平面設計是最關鍵的內容,設計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平面線形設計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合理性。同時還要重視線性設計和周圍環(huán)境、地形間的協(xié)調關系,綜合考慮橫縱斷面是否會影響道路平面設計。如在曲線設計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緩和、半徑大的曲線,不要選擇斷背曲線。針對高填方路段,一般選用直線設計即可,特殊情況下也可選用緩彎設計。在道路平面設計時,要綜合考慮道路現狀與周邊建筑特點,保證符合設計標準。
2.1.4 城市道路縱斷面設計
縱斷面能夠直接反映出道路沿線變化情況。為此,設計之初,必須嚴格遵循城市規(guī)劃要求,做好道路等級劃分工作,要綜合分析汽車通行主要類型,深入研究道路沿線地形與周邊環(huán)境,了解城市道路交通量等,從而保證道路設計的可行性。 2.2 慢行與公共設施空間設計
在城市道路設計中,慢行與公共空間設計往往不被重視,為了有效地實現多交通融合,筆者認為應重視慢行與公共空間設計部分,其中慢行設施設計應以功能實現為重點,滿足行人與非機動車的交通需求。公共設施設計則應以環(huán)境設計為重點,做好各項設施布設工作,提升活動空間品質。
2.2.1 行人與非機動車通行設施
在交通通行過程中,行人與非機動車可定性為弱勢群體,為保證此類人群通行安全,必須綜合考慮路權保證、寬度要求、鋪筑綠化等多種因素,根據相關規(guī)定確定各項指標參數,特別是重要交叉口、交通樞紐出入口等位置,需合理設置人流集散空間,且保證其寬度、面積與客流狀況相符。如在同一平面布設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必須在非機動車道外側設置人行道,且采取明顯標志做好區(qū)分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設置綠化隔離,為確保通行安全,一般寬度設置在3m以上。
2.2.2 無障礙設施系統(tǒng)化布設
作為一個綜合性、開放性的空間,城市道路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常出行需求,還要給予特殊人群關懷,體現城市的溫暖。無障礙設施通常設置為緣石坡道、垂直電梯與盲道等,從而確保特殊人群能夠在地鐵出入口、公交車站等重要地點通行安全。
2.2.3 交通寧靜化措施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城市機動車擁有量直線上漲,激化了居住區(qū)人、車、路三者間的矛盾,從而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使道路空間交通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逐漸下降,如何緩解人、路、車之間的矛盾,如何還人民一個安全、和諧的居住環(huán)境是道路交通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為實現交通安全和交通運輸功能之間的協(xié)調,可采用抬高路拱與人行橫道、減速裝置布設、路口壓縮設計等交通寧靜化措施得以實現,從而降低居民區(qū)行車速度,保證行人出行安全。
2.2.4 公共交通空間設計
為體現城市道路“公交優(yōu)先”的設計原則,必須重視公共交通空間設計。結合現行規(guī)范和城市道路現狀,從設施方面落實具體“公交優(yōu)先”措施,具體如下:
第一,做好公交線網劃分工作,在路權空間分配方面逐步傾向于公共交通,基于客流、車流等因素,在道路上合理設置公交專用道。
第二,加大公交車站相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為提高公交站點容量,在多條公交線路擴容下,需適量增加公路深港灣車站。
2.3 道路景觀設計
為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城市路網往往呈“三橫九縱”的格局,以此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狀況。長期以來,道路設計者只將精力用于道路結構設計、運能、通行效果等方面,而忽視了道路景觀設計,無法實現道路景觀功能,導致道路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不相容,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城市道路設計愈加重要,應重視道路空間的美觀性,實現道路與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
2.3.1 植物造景
一般可在道路兩側做綠化設計,利用植物創(chuàng)建景觀效果。要求根據植物自然屬性,結合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構建植物空間,如紫葉李、小葉黃楊、紅葉小檗等,這些植物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低,葉子色彩明艷,具有美觀性。
2.3.2 人工造景
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如僅利用植物造景,略顯單調,可同時運用人工造景和植物造景,相互印襯,增加道路的美觀性。如微地形設計或標志性景觀雕塑設計等,將人工造景各種元素融入整體景觀設計中,更能體現地域文化,城市風貌。
3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構成部分,城市道路能夠充分體現城市的風貌與歷史文脈,是城市的明信片。在道路設計中,要轉變傳統(tǒng)設計理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更好地為城市道路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更好地促使我國交通運輸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思路;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脈絡,加快道路建設是經濟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經濟發(fā)展同樣離不開道路建設,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城市道路不僅能夠為城市交通提供優(yōu)質服務,還有利于連通城市外圍公路系統(tǒng),確保交通網的完整性。通過合理化設計,可進一步增強城市道路的作用,為人車出行提供舒適環(huán)境,創(chuàng)建良好的城市形象。但長期以來,交通擁堵已經成了制約城市發(fā)展的瓶頸,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667個城市內,在早晚高峰階段約有2/3城市都會出現擁堵現象,每天因交通擁堵就有10億元財富被蒸發(fā)。城市人口不斷增多,“以車為本”的交通規(guī)劃仍在延續(xù),長此以往,不僅會產生更為嚴重的擁堵現象,更會拉低人們的生活質量,降低城市活力,甚至污染空氣,造成能源短缺。究其原因,無非是我國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劃系統(tǒng)還不完善,我國城市道路仍以公路設計為依據,大多設計理念、做法也都是以公路行業(yè)為參考。事實上,無論是從使用性質還是功能方面,二者都存在本質差異,為此,應按照城市道路自身特點進行規(guī)劃設計,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
1 城市道路設計思路分析
從本質上講,交通就是實現人或物的空間移動,在這個過程中,載體是道路,工具為車輛,因此,“人”是城市道路服務的對象,這與公路存在一定區(qū)別。為此,在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應以人為主體,通過合理設計,確保交通模式的安全性,保證交通環(huán)境安全、通暢、舒適,從而為城市道路事業(yè)發(fā)展、城市建設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1 用地方面
道路設計需與城市用地、功能區(qū)緊密結合,按照用地性質、功能區(qū)的要求,合理確定城市交通服務模式。
1.2 空間方面
城市道路空間應對地面、地下與高架立體空間的整體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將出發(fā)點定位于為道路使用者提供綜合服務,也就是說城市道路不僅要具備交通功能,還應具備其他功能,如生活功能、管線載體與景觀功能等,需綜合考慮整個空間范圍內的道路特性,保證更好地實現所需功能。
1.3 路權分配方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道路設計思想應由機動車交通為中心向多種交通模式融合的思想轉變,按照道路等級相關條件,做好道路空間資源分配,保證所有交通參與主體的安全性。
1.4 交通設計方面
作為城市道路最根本的功能,城市道路設計必須重視交通功能,傳統(tǒng)道路設計往往只重視單個設施功能,卻忽視了各個系統(tǒng)交通的各自特點,缺少重點、缺少細化。相比公路工程設計,城市道路交通設計應更重視各個系統(tǒng)劃分,能夠對所有設施供應能力進行合理分析,從而為方案設計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1.5 風貌控制方面
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強調景觀設計+城市設計,要求與城市自身特點相結合,按照城市整體規(guī)劃目標,綜合設計空間組合、景觀風貌、建筑特色及道路寬度等,美化城市整體環(huán)境,提升城市形象。
1.6 精細化與人性化方面
“人”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主體,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應對“人”加以重視。在城市道路設施設計中,要體現人文關懷,包括無障礙設計、行人二次過街等,通過交通功能和環(huán)境景觀的結合,對人在交通環(huán)境中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加大關注力度,為人提供更為舒適的環(huán)境。
2 城市道路設計技術要點分析
2.1 道路空間綜合布局
2.1.1 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
相比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城市人口密度大,外來流動人群多,行人、行車活動應看做是城市道路設計的關鍵,從而確保通行安全。作為公共活動空間,城市道路設計涉及因素較多,為轉變傳統(tǒng)以機動車交通為中心的道路設計理念,應綜合考慮多方訴求,如行人、公共交通、機動車等,并與各等級道路服務對象差異相結合,提出了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即按照“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車-機動車”的順序設計城市道路,從而更好地向多交通模式轉變,實現城市交通充分融合,推進城市建設。
2.1.2 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
道路空間資源分配主要體現在道路橫斷面布置方面,且和道路等級與功能之間關系密切。一般城市道路都會被分化為5個等級,即快速路、干線主干路、普通主干路、次干路與支路。在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理念下,需有機結合道路功能與道路等級等要素,在道路橫斷面布置中全面貫徹相關設計理念。根據規(guī)劃要求,針對高密度區(qū)域,要充分重視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確保人行、非機動車安全通行。針對潮汐交通、單向交通等特殊道路,同樣要做好道路橫斷面布置工作。
2.1.3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
城市道路設計中平面設計是最關鍵的內容,設計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平面線形設計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合理性。同時還要重視線性設計和周圍環(huán)境、地形間的協(xié)調關系,綜合考慮橫縱斷面是否會影響道路平面設計。如在曲線設計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緩和、半徑大的曲線,不要選擇斷背曲線。針對高填方路段,一般選用直線設計即可,特殊情況下也可選用緩彎設計。在道路平面設計時,要綜合考慮道路現狀與周邊建筑特點,保證符合設計標準。
2.1.4 城市道路縱斷面設計
縱斷面能夠直接反映出道路沿線變化情況。為此,設計之初,必須嚴格遵循城市規(guī)劃要求,做好道路等級劃分工作,要綜合分析汽車通行主要類型,深入研究道路沿線地形與周邊環(huán)境,了解城市道路交通量等,從而保證道路設計的可行性。 2.2 慢行與公共設施空間設計
在城市道路設計中,慢行與公共空間設計往往不被重視,為了有效地實現多交通融合,筆者認為應重視慢行與公共空間設計部分,其中慢行設施設計應以功能實現為重點,滿足行人與非機動車的交通需求。公共設施設計則應以環(huán)境設計為重點,做好各項設施布設工作,提升活動空間品質。
2.2.1 行人與非機動車通行設施
在交通通行過程中,行人與非機動車可定性為弱勢群體,為保證此類人群通行安全,必須綜合考慮路權保證、寬度要求、鋪筑綠化等多種因素,根據相關規(guī)定確定各項指標參數,特別是重要交叉口、交通樞紐出入口等位置,需合理設置人流集散空間,且保證其寬度、面積與客流狀況相符。如在同一平面布設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必須在非機動車道外側設置人行道,且采取明顯標志做好區(qū)分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設置綠化隔離,為確保通行安全,一般寬度設置在3m以上。
2.2.2 無障礙設施系統(tǒng)化布設
作為一個綜合性、開放性的空間,城市道路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常出行需求,還要給予特殊人群關懷,體現城市的溫暖。無障礙設施通常設置為緣石坡道、垂直電梯與盲道等,從而確保特殊人群能夠在地鐵出入口、公交車站等重要地點通行安全。
2.2.3 交通寧靜化措施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城市機動車擁有量直線上漲,激化了居住區(qū)人、車、路三者間的矛盾,從而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使道路空間交通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逐漸下降,如何緩解人、路、車之間的矛盾,如何還人民一個安全、和諧的居住環(huán)境是道路交通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為實現交通安全和交通運輸功能之間的協(xié)調,可采用抬高路拱與人行橫道、減速裝置布設、路口壓縮設計等交通寧靜化措施得以實現,從而降低居民區(qū)行車速度,保證行人出行安全。
2.2.4 公共交通空間設計
為體現城市道路“公交優(yōu)先”的設計原則,必須重視公共交通空間設計。結合現行規(guī)范和城市道路現狀,從設施方面落實具體“公交優(yōu)先”措施,具體如下:
第一,做好公交線網劃分工作,在路權空間分配方面逐步傾向于公共交通,基于客流、車流等因素,在道路上合理設置公交專用道。
第二,加大公交車站相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為提高公交站點容量,在多條公交線路擴容下,需適量增加公路深港灣車站。
2.3 道路景觀設計
為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城市路網往往呈“三橫九縱”的格局,以此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狀況。長期以來,道路設計者只將精力用于道路結構設計、運能、通行效果等方面,而忽視了道路景觀設計,無法實現道路景觀功能,導致道路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不相容,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城市道路設計愈加重要,應重視道路空間的美觀性,實現道路與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
2.3.1 植物造景
一般可在道路兩側做綠化設計,利用植物創(chuàng)建景觀效果。要求根據植物自然屬性,結合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構建植物空間,如紫葉李、小葉黃楊、紅葉小檗等,這些植物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低,葉子色彩明艷,具有美觀性。
2.3.2 人工造景
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如僅利用植物造景,略顯單調,可同時運用人工造景和植物造景,相互印襯,增加道路的美觀性。如微地形設計或標志性景觀雕塑設計等,將人工造景各種元素融入整體景觀設計中,更能體現地域文化,城市風貌。
3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構成部分,城市道路能夠充分體現城市的風貌與歷史文脈,是城市的明信片。在道路設計中,要轉變傳統(tǒng)設計理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道路設計優(yōu)先次序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更好地為城市道路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更好地促使我國交通運輸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焦點關注 | 八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
- 2025年重點流域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中央預算內項目申報指南
- 焦點關注 | 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推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指導意見
- 焦點關注 | 2025年中央預算內民政領域項目儲備及申報即將開始!
- 焦點關注 | 國務院關于2023年度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報告
- 公路初步設計安全性評價報告編制幾點技巧
- 中鐵城際分享市政基本設計原則和管線排布原則
- 市政綜合管廊設計規(guī)范要求及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 “實景三維+”賦能危巖地災風險管控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新應用
- 城市地下空間怎么用?《關于探索推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指導意見》來了→